Week 4 散步與社會化

上上週作業分享


  • 馬爾濟斯
  • 米克斯:舌頭掉超過下巴、眼睛放空無法聚焦->就是累了!
  • 柴犬:不喜歡用手去撥弄
    • 減敏練習:可在平面鋪塑膠袋或布之類的東西,面積鋪大一點並在中間灑零食,讓牠一定要踩上去才吃得到上面的零食
  • 臘腸:眼盲犬,居家環境可利用換地板材質來讓牠知道即將有變化(有落差的樓梯之類)
  • 獵犬:狗找到食物卻不馬上吃而一直繞來繞去,可能是因爲:
    • 現在不想吃->要找地方藏起來
    • 身處陌生環境,不知道要在哪裏吃
    • 耳朵往後縮、脖子往下凹,有點緊繃->有點膽小
  • 臘腸:臉膨膨的、瞳孔放大眼睛失焦->累了

健康身心練習:鬆繩散步


  • 出去探索感受我們的世界是沒有事情可以取代的
  • 養狗的承諾最重要的其中一條
  • 如果你要養狗,就需要每天至少帶牠出去三次
    • 上班前10min
    • 剛下班10min/30min
    • 睡前30min/10min
  • 感受這個世界,探索這個世界,讓牠知道這個世界是很有趣很安全的
  • 如果牠很膽小,對於外頭的世界感到害怕......

透過牽繩的另一端


  • 我希望讓牠知道世界很安全、很有趣、很值得認識
  • 進食
    • 獵捕
    • 嗅聞
    • 找尋
  • 休息
    • 活動方式
    • 休憩地點
  • 社交
    • 團體和平
    • 陪伴
  • 探索適應
    • 危機評估
    • 戰或逃

散步


  • 散步時,等牠聞完再走
    • 不能聞:店家、路人、馬路中央、爛大便
    • 可以聞:樹葉、輪胎、水溝、電線杆、看起來沒什麼的地面
    • 可能可以可能不可以聞:聞別人的狗的屁股
  • 好的散步帶來平靜
  • 散步的地點選擇
    • 公園
    • 路邊(資源回收:會有很多別人的氣味,髒是主人的定義不是狗的定義)
    • 陌生巷子(習慣人平常生活的聲音,ex.上下樓梯、關門
    • 移動的東西、聲音都少的地方
  • 建議用2公尺以上的繩子
    • 長繩子可以縮短,短繩子不能變長
    • 垂繩,低於腋下
    • 兩隻手都空出來抓繩子
  • 如果我們的腳像狗的腳一樣,那我們可能也會抗拒走在水溝蓋上
  • 養狗的人要對路人友善一點
    • 帶狗出門時要多觀察路人反應
    • 如果有路人往後站、默默把包包往前擋等反應,就主動帶離狗狗
    • 不要增加路人對狗有更差的印象(感覺會影響下次)
  • 遇到可能會激動的野狗時,可以:
    • 繞半圈走掉
    • 給手勢

外出散步的練習


  • 自由活動的空間 - 身體放鬆
  • 嗅聞探索 - 心智刺激
  • 危險人事物迴避 - 主人確保安全
  • 適時與主人配合 - 過馬路
  • 認識環境 - 調適

散步分配比例


  1. 彈舌音/啾啾(5%)
    • 使用時機:要叫狗狗過來的時候
    • 聲音狗狗學的比較快,要選高或亮的語詞
  2. 等待(60%)
  3. 停下狗狗或轉身走(5%)
    • 身體要轉向&移動
    • 計算走幾步狗狗會跟上來(繩子由緊到鬆)
  4. 主人慢慢走(30%)
    • 慢慢走配合呼吸

散步地點


  • 假日:公家單位的停車場(平日人很多,會有很多氣味)
  • 晚上:公園裡小孩的遊樂設施
  • 出門後換個散步路線

Reference


results matching ""

    No results matching ""